English

TCP、ICP与ITCP

1999-11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——网络时代的传媒生存状态报告 我有话说

当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,又以不可思议之速闯进人类生活的时候,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受到了全新的挑战。当我们把新兴的网络媒体界定为ICP的时候,传统的传媒实际上成立一种traditional content provider(传统内容提供商),于是我们把传统媒介相对称之为TCP,那么,在网络时代,传统媒介纷纷登陆互联网进行新的传播领地争夺,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,我们则称之为Internet traditional content provider(网络之传统内容提供商),即ITCP。本文就是来自当今媒介市场的最新报告。

机遇亦或噩梦?

——网络冲击波中的大众传媒

《财富》杂志总编辑约翰·休依说:“Internet卖得比性或犯罪还要好。”

就像猛烈的计算机病毒一样,网络,这个所谓的“第四媒体”正以近乎革命性的热情入侵这个美丽的世界。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查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和信息,进行交友、征婚,甚至能够在网上举办画展、进行军事演习。同时,日新月异的IT业正以其锐不可挡的凌厉攻势杀进陈旧的媒体文化,粉碎着一般的新闻定义,毫不留情地夺去传统媒体的光彩。

据调查,3年前美国人中只有4%上网看新闻,而现在却有20%的美国人开始阅读网上新闻,新闻网站已数以千计,因特网已成为读者寻求深度报道和突发新闻的理想之地。今年9月,一百多万人在网上观看了克林顿长达4小时的陪审团证词,约一千万人在网上阅读了独立检查官报告以及白宫对报告的批驳。与此同时,中国网民数量也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持续上升,一年前还不知INTERNET为何物的中国人,现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互联网,自豪地埋怨着:“速度太慢!”网上新闻成了相当一部分人每日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。有人据此惊呼:“网络化已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威胁者。”

正如电子商务给传统商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样,电子新闻也紧追其后地为传统媒体注入了新鲜血液。这种革新早在1995年INTERNET传入中国时便在孕育、骚动,正是“忽如一夜东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不出几年时间,国内各大媒体均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站点,开始尝试起一种陌生的传播方式。据估计,目前全国上网的传统媒体已达270多家,网上新闻通道初具规模。

一、通讯社抢滩因特网

中国新闻社网站最初在香港建立,1995年5月中新社香港分社以域名www.chinanews.com将该社中英文新闻发上国际互联网,成为全亚洲首批向INTER?NET这只大螃蟹伸出筷子的新闻机构;1999年,总社以国内域名www.chinanews.com.net注册上网,依托该社雄厚的通讯资源,经10个月的发展,目前以达到日发消息160条的能力,速度快,覆盖面广,在国内各新闻网站中雄霸一方,搜狐、网易及8848等“网络大腕”均有转载。该社网络部负责人表示,以后将结合网络和新闻媒体的特点,做好网站的交互功能;并在时机成熟时把电影声像也送上网。他们还打算将香港和内地两地域名统一起来,并计划明年把全国20多个记者站全部上网,同时在美、澳、欧等地也建立镜像或站点。

二、《中国青年报》:新闻网络有空间

《中国青年报》网站曾被业内一些人戏称为“报纸的翻版”,对此该报电脑网络部负责人在不满之余也表示“有这种成分”。该网站主要围绕中青报,以此为依托的同时利用网络力量,扩大外延,自11月1日改版以来,该网站还只做了一些相关的青年站点的链接。网上的《中国青年报》有网络版的优势,比如近期自该报文学版刊登《王朔评金庸》后读者反应强烈,报纸版面有限,网络版就有了用武之地,大大扩充了用稿量。这位负责人在谈到媒体网络化的前景时态度慨然,认为“未来发展可观”。她表示,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相比虽然目前在资金、技术以及宽松程度上均有不足,但媒体网站具有自身的新闻优势,加上最近有关部门发出通知,不允许商业网站再随意开设新闻栏目、无偿转载媒体新闻,因此前者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。她举了一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:在美国最初也是商业网站独领风骚,到后来就变成了新闻网络雄霸天下。

与此同时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广州日报》、《北京青年报》等其它报纸也纷纷强占网上高地,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网站,以这种全新的方式扩展信息辐射面。可喜的是,其中部分报纸在这方面高瞻远瞩,网上通道也走得比较通畅。

三、广电媒体的新挑战

纸介质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似乎有些理所当然,然而科技含量更高的广播、电视媒体,在网络化的浪潮中同样面临着一个自身发展的十字路口。CCTV网站建立于1996年12月,主要围绕电视节目,发布电视节目的文字信息并进行网上直播和点播。该网站提出“像办一个频道一样办网站”口号,欲在海外建立一些网站,并发挥互联网的交互功能;同时表示如果时机成熟,将来也会考虑开发互联网的多种用途,如电子商务等,“我们有能力提供互联网的全部服务功能”,该网站韩强先生如是说。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,CCTV以及其它一些电视网站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,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有待进一步开采。

广播网站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是1999年元旦开始使用的,主要也是以网上广播为主,包括新闻稿和节目直播点播,并做了一些简单的链接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页面制作上比国际台略为美观,但信息更新非常不及时,11月份还摆着6月份的新闻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在上网电台中应该算是佼佼者了,设计合理、页面简洁美观、信息更新较为及时,链接范围也很广,业内人士评价“可以算是一个完善的电台网站”。然而整体而言,广播网站目前发展比较滞后,广播台的特点在网络化进程中既较之报纸网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,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定的束缚性,如何将自身优势与网络更好结合,还是一个值得大量投入的命题。

(本报记者 徐锋)

TCP挑战ICP

——传统媒体的网络狂奔

近期,全国记协拟成立全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工作委员会,以推动新闻媒体网络版的经验交流与业务合作,使传媒的网络化进程有序发展,这大概是刚刚结束的“’99全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”最主要的成果之一,标志着中国新闻界对于网络传播认识的深入。以因特网为平台、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网络传播手段被称为媒体发展的“第三次技术革命”,对现在的新闻信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。因特网正以互联、开放、迅速的魅力,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。显然,随着因特网的发展,因特网用户花在阅读印刷报刊上的时间比以前减少。业内人士指出,由于读者能在网上获取新闻,他们就可以不再订阅报纸,这势必造成印刷发行量的减少,并且在发行总量中订阅的比例越来越少,赠阅的比例越来越大。即使发行量不减,当更多的网民在网上阅读各种资料和信息时,报刊广告将会受到损失,也许这些损失一时还无法察觉,但随着网民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,传统的报业广告损失会越来越明显。

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闵大洪提供的统计表示,国内上网报刊已达270家,其中不包括已上网的电台、电视台。传统媒体在面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势头的同时,掩饰不住的却是内心深处的恐惧,在一片“狼来了”的惊呼声中,一位报界人士尖锐地指出:现在传统媒体争先恐后地上网,但大多仅仅是做了一个上网工程而已,但上网以后该如何发展,媒体都显得有些迷惘。原因在于,新闻媒体的网络化既要应对来自商业网站的挑战,又要面对内部的技术、资金等限制,在夹缝中求生存。这是目前新闻媒体网站普遍的境遇。

一、传统媒体竞争向网络倾斜

不可否认,网络的应用给所有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、开放与公平的竞争舞台。目前上网的新闻媒体,不管其过去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千差万别,但如今在网络化进程中都面临着相似的境遇:挑战和机遇并存,生存与压力同在。新闻媒体上网,大报、小报一片欢呼,似乎都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一些专家给上网的媒体提醒说,未来的因特网是品牌的世界,网站的知名度是网上竞争的决定性因素。据了解,人民日报网站自创办以来,其网页的访问量每年都以10倍的速度增长,该网站内容丰富,信息量大,权威性强,是社会公认的中国第一大新闻媒体网站。中国青年报上网以来,也以其鲜明、锐利、清新、可读的特色,在媒体网站中独树一帜。一些地方报纸也认为因特网是地方新闻媒体发展的天赐良机,它将打破传统新闻媒体间的“等级差别”,使大家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,只要你的精力和技术允许,便可以与大报在网上平起平坐。如郑州日报是一家市级报纸,在报纸印刷的同时新闻上网,“让全世界的网上读者比本市级报读者更早看到本报”是他们的目标。网站开通不久,便收到来自美国、加拿大华侨读者的来信,尝到了“第四媒体”带来的“极大乐趣”。该网站后来居上,访问量在省内已上网的几家报纸中“名列前茅”。

二、“第四媒体”攻城掠地

以互联网为主体的“第四媒体”正与传统的报刊、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体在传播新闻、信息及娱乐内容方面展开轰轰烈烈的“拉锯战”。1993年,中国开通了第一条Internet专线,当时主持这一项目的是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许榕生教授,并于1994年5月推出了国内的第一个网站“中国之窗”。从现今我国已有两百多家媒体上网来看,传统媒体开展网上服务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,很多人开始担心,互联网会对传统媒体“取而代之”。

然而,“一阵热潮未必意味着横扫千军”,一位资深报人说,“我绝不希望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,况且现在提出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。”业界人士普遍认为,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横空出世,在淘汰传统媒体某些方面的同时,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和别的国家一样,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印刷的报刊反应有些冷淡,他们认为那是爸爸妈妈的媒体,今天年轻的媒体是In?ternet。“我们不够酷(cool) ,传统媒体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昔的魅力。

但是,与传统媒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的网络媒体还处于婴幼儿时期。

三、从人民日报网络版看传统媒体生存状态

网络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空间,然而,当商业网站对这一功能运用得如火如荼之际,国内新闻媒体却表现得小心翼翼。但大概谁也没有想到,这种现状在5月8日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得到了彻底改变。5月9日,《人民日报》网络版便开设了“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”,广大网友对人民日报网络版能够开设论坛感到兴奋,以高度的爱国情怀参与其中,到6月19日晚“抗议论坛”改版为“强国论坛”,网友共上贴了9万余条帖子,在迅速形成舆论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,也令别的媒体大为眼热。8月13日,《人民日报》网络版论坛起用新的系统,在国内媒体中开创了“网络新时代”。

人民日报网络版副主任蒋亚平认为,网络版经过3年发展,在读者的支持和鼓励下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也累积了不少问题,近几个月访问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,推出的新东西也很少,和别的网站差距在拉大,为了跟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,人民日报网络版必须要改变,必须要创新。一位网友认为,人民日报在新闻媒体中无疑是最好的,但还不够,人民日报网络版必须走商业化网站的道路,因为一个非商业化网站是不可能长期存活的,他认为:1、人民日报面临很好的机会,应该把自己定位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站点上,人民日报完全具备这种实力;2、建议把人民日报做成一个网站群,开展商业化进程,以新闻为主体,另外开展电子商务、信息服务等;3、要充分应用改版的机会,把相应的公关、宣传和广告工作做起来;4、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尖人才的引荐。

经综合分析,人民日报网络版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为:1、政府上网“金版工程”正迅速展开,网上的行业信息越来越多;2、一批商业网站正抢滩新闻信息市场。他们有技术、资金、人才等优势,特别是运行机制灵活,并且建立了各种免费的信息渠道;3、海外信息机构利用因特网进军中国的信息市场。他们瞄准中国的潜在巨大市场,纷纷与国内商业网站合作,或直接在其网站上发布大量的中文海外信息。这也是国内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共同挑战。(本报记者 张永恒)

21世纪注定是一个网络化的世纪,在商业网站纷纷抢占制高地之际,越来越多媒体网站也敏锐地嗅到未来网上群雄争霸的火药味,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轨道也做出了种种预测和设计。也许与商业网站相比,传统媒体的网络化道路会因自身的先天不足而更加崎岖难行,但压力也可以转变成为动力,若能置之死地而后生,进行一次新的涅?,对其自身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